2024年6月25日,《中國旅游報》刊發(fā)題為《在咸陽遇見“秦時明月”》的稿件,詳細報道由中青旅聯科運營的“秦時明月·夢回咸陽”秦文化數字光影演藝空間。稿件獲人民日報客戶端、學習強國等平臺轉載。
稿件全文內容如下,歡迎閱讀。
在咸陽遇見“秦時明月”
“秦時明月·夢回咸陽”秦文化數字光影演藝空間中“赳赳老秦”演出。馬麗君 攝
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國都,八百里秦川腹地咸陽有商鞅變法、橫掃六合的故事,也是“書同文,車同軌,行同倫”等一系列鞏固統一政策的發(fā)生地,今天的咸陽如何講述古老的秦文化故事?
一座寶藏城市
“我們咸陽是陜西省第一座通地鐵的地級市?!毕剃柸瞬粺o驕傲地說,通過地鐵1號線,咸陽和西安無縫銜接,每逢節(jié)假日,咸陽機場和地鐵1號線帶來遠方的游客和來咸陽微度假的西安人。
“雖然西安很火,但我覺得咸陽是一座寶藏城市,這就好比是站在一個巨人的旁邊,被遮蔽了光芒。咸陽主打的秦文化深厚內斂,區(qū)別于西安主打的唐文化。”西安科技大學學生玲子是歷史愛好者,坐地鐵來過好幾次咸陽,每次都有驚喜。
咸陽從不缺故事,秦直道、鄭國渠、秦咸陽宮遺址等是重要的文化遺存。“游客也許一開始覺得咸陽深厚的歷史都封存在時間長河里,但也有不少與歷史交融的生活場景生動鮮活,值得游客細細感受?!毕剃柺形幕顿Y發(fā)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海云龍說。
最讓玲子有親切感的是渭河穿城而過成為咸陽的城中河,為城市生活注入生機活力。開放式的咸陽湖景區(qū)就是渭河的一部分,河道波光瀲滟,風光婀娜旖旎,適合騎行、跑步、打球、拍照、發(fā)呆……咸陽人自豪地稱其為“咸陽馬爾代夫”,讓人忍俊不禁,又覺得十分貼切。在玲子看來,“咸陽人的生活幸福指數很高?!?/p>
站在咸陽湖邊,“秦風十里 咸陽等你”這句宣傳語朗朗上口,頗為亮眼。渭河川流不息,咸陽城日新月異,不由讓人感嘆:這是王維寫下“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”的咸陽啊。
文化創(chuàng)新表達
“咸陽湖景區(qū)是在改造渭河城區(qū)段基礎上建設的具有旅游價值和觀賞價值的人工湖,是咸陽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。” 王海云龍說。渭河上的咸陽古渡在歷史上位列“關中八景”之一,是古代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、絲綢之路的重要節(jié)點,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。
近年來,經過幾次大的改造提升,咸陽湖成為咸陽后花園和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。2017年,咸陽湖上的古渡廊橋正式建成使用,這是對關中八景之一“咸陽古渡”的歷史情景再現。這座秦建筑風格、雙層人行景觀廊橋,溝通渭河兩岸,氣勢磅礴,兩端建有“冀闕”門,是秦定都咸陽的象征。
漫步古渡廊橋,回望歷史,暢想未來,咸陽的前世今生盡收眼底?!跋剃柡皡^(qū)的改造提升完成后,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是,如何挖掘咸陽的秦文化歷史底蘊,拓展二次消費,讓景區(qū)可持續(xù)高質量發(fā)展,打造城市IP?!蓖鹾T讫堈f。
秦時明月漢時關——當提到秦文化的時候,這句古詩總是最先浮現在人們的腦海。為了讓“秦時明月在咸陽”的城市IP更加具象化、可視化,經過廣泛調研論證,咸陽市文化投資發(fā)展有限公司與中青旅聯科合作,近期推出秦文化城市夜游文旅項目,依托咸陽湖的優(yōu)越自然環(huán)境,以水岸聯動、日夜聯動為思路,深入挖掘秦文化內涵,運用光影水秀等數字科技手段和美學創(chuàng)作進行秦文化的創(chuàng)新表達。
“秦時明月·夢回咸陽”秦文化數字光影演藝空間是夜游項目中最先成熟的產品。古渡廊橋是演藝的載體,游客與氣勢恢宏的秦朝宮闕“相遇”?!拔宀揭粯牵揭婚w。廊腰縵回,檐牙高啄。各抱地勢,鉤心斗角……”杜牧描述的阿房宮呈現于游客眼前。
光影折疊變幻之間,移步換景,游客仿佛進入時光通道。揮別阿房宮的夢境,又進入金戈鐵馬的世界,這個空間打造了通體高5.7米的巨型兵馬俑3D秀,通過光影換裝展現秦代將士的神韻風采。
“每個兵馬俑原本都有顏色,經過兩千多年的深埋,那些保存下來的顏料出土后15秒就開始變化,4分鐘內就完全脫水、起翹、剝落……”來自北京的游客顧先生說,“我覺得非常感動,眼前的兵馬俑3D秀生動詮釋了‘歷史與時間’這一永恒的命題?!?/p>
“很多沉浸式場景,例如小篆文字、鄭國修渠等,讓我聯想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,體現出了我們的文化自信?!蔽靼灿慰蛣⑴刻氐貛е⒆忧皝眢w驗。
創(chuàng)新消費場景
“咸陽秦文化城市夜游項目是文旅賦能城市更新的實踐,也是新質生產力在文旅場景應用的案例。我們希望能夠深入挖掘秦文化內涵,借助科技力量,與‘兵馬俑’對話,來一場穿越之旅,進入鮮活立體的歷史場景?!敝星嗦寐摽瓶偨浝砝顤|川說,當虛擬場景與現實美景交融,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,帶來的是全新的文旅體驗,講述的是咸陽秦文化故事。同時,李東川也提到,“過于炫酷的科技又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,弱化故事表達,沉浸式演藝產品應該讓游客‘看得懂,記得住’,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?!?/p>
在秦文化數字光影演藝空間運營負責人張友榮看來,一個成功的沉浸式體驗產品不是簡單的文化輸出與科技手段的疊加,而是遞進式、有節(jié)奏感的篇章,通過秦朝宮闕、南北市集、金戈鐵馬、赳赳老秦等主題場景進行演繹,秦人前赴后繼、改革變法、勵精圖治的風骨與精神貫穿始終。
光影演藝空間中還暗藏“彩蛋”。在沉浸式游覽將要結束時,游客來到“月光逐影”暗飲交互空間,這是一個創(chuàng)意互動消費場景。數字技術的應用將咸陽市市花紫薇花動態(tài)投射在飲料杯中,讓游客十分驚喜,紛紛打卡拍照留念。光影交錯、暗香浮動之間,將咸陽韻味一飲而盡。
“我剛去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,再來看這個數字光影演藝空間,體驗感形成了互補,‘赳赳老秦’的演藝選取了嬴政幾個成長節(jié)點,和游客互動性強。”在蘭州游客吳先生看來,數字光影演藝空間通過場景的聚焦,實現了科技與秦文化的雙向奔赴。
“目前國內沉浸式演藝多元業(yè)態(tài)開發(fā)不足,衍生產品較少,沉浸式演藝要注重消費場景的打造。”張友榮認為,這個沉浸式光影空間還可以不斷完善,另外在“南北市集”這一空間更多植入有咸陽文化特色的消費場景,并提高與市民游客的互動性。
“身為一個咸陽人特別驕傲,咸陽不光有文物古跡,也有震撼人心的光影秀。”端午假期,來古渡廊橋打卡的咸陽市民不在少數,很多年輕人穿著戰(zhàn)國袍款款而來。
當夜幕低垂,燈影絢爛,咸陽湖邊晚風輕拂,古渡廊橋勾勒出璀璨迷人的線條,讓人不禁心生秦時明月今猶在之感。